<tr id="iaxje"><small id="iaxje"><delect id="iaxje"></delect></small></tr>

  • <code id="iaxje"></code>
    <ins id="iaxje"></ins>

    <ins id="iaxje"></ins>
      1. <code id="iaxje"></code>

        免費咨詢熱線

        0771-5913789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全球糧食危機還有多遠

        發布時間:2023-02-06 10:23:18 來源:http://www.safpwr.com 分類:行業資訊 次瀏覽

        戰爭、油價、極端天氣,點燃糧食危機的三個火苗,在2022年接連相遇。在多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后,聯合國已經發出全球將在10周內面臨糧食危機的警告。而市場上的那句名言或許也不是危言聳聽:如果糧食短缺5%,它帶來的沖擊不是漲價5%,而是漲到買不起糧食的那5%人口餓死為止。

          多國限制出口

          5月以來,2022年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一重:不少國家紛紛宣布限制糧食或食品出口。當地時間周一,馬來西亞總理伊斯梅爾·薩布里宣布了于當日召開的內閣會議的決定:從6月1日起,馬來西亞將停止每月出口360萬只雞,直至雞價和生產恢復穩定為止。

          馬來西亞并不是第一個打響“糧食保衛戰”的國家。5月初,印度尼西亞發布禁令,禁止棕櫚油出口;14日,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突然宣布,禁止小麥出口;此外,哈薩克斯坦發布了為期 6 個月的食糖和原糖出口禁令,該禁令于5月23日起正式生效。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3個國家實施了出口限制,接近2008年糧價危機高峰期間實施限制的28個國家。不過,其中一些沒有起到這些國家想要的效果,甚至還出現了一連串的負面連鎖反應,讓部分國家不得不放松或撤回出口禁令。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多個國家禁止出口食品是為了優先保證本國的供應,使糧食能夠自給自足,保證糧食安全。

          在北半球,作物一般在3月和4月種植,但今年的播種面積遠低于正常水平。比如在美國,根據美國農業部4月發布預測稱,美國農戶今年料將減種春小麥,增種大豆,春小麥面積將較2021年減少2%。美國農業部表示,2022年小麥種植總面積預計僅增加1%。

          其他糧食主產地情況更糟糕。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數據,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為全球最大和第五大小麥出口國,2021年兩國小麥出口量約占全球的30%,烏克蘭小麥出口約占全球的12%。而由于俄烏沖突導致供應受阻,4月,烏克蘭月度小麥出口量從正常的400萬-500萬噸降至100萬噸。

          糧價一漲再漲

          通脹高企、供需失衡、結構錯配,全球糧價已經一漲再漲。公開數據顯示,小麥的價格自今年以來已上漲超過60%,而大米價格上漲了16%。

          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小麥價格的上漲是整個市場供給需求失衡的結果,全球市場主要小麥供給地一個是東歐地區,一個是印度地區。但受到歐洲地緣政治危機和沖突的影響,東歐地區的小麥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不僅很多播種的有利時機被錯過了,而且市場的運輸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東歐地區向市場提供的小麥就出現了比較大規模的下降。此外,印度今年的極端高溫氣候也直接導致了整個小麥產量的下滑?!苯f道。

          但在需求層面,江瀚表示,對于大多數國家來說小麥是生活必需品,受意外影響不大。剛性的小麥需求和不足的小麥供給,最終結果就是整個市場出現了供需失衡,必然會導致市場價格的上漲。

          眼下,多國政府正努力填補糧食供應缺口,緩解供需緊張局面。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公布促進美國農業生產的具體措施,包括將全國范圍內有資格獲得“雙季作物保險”的縣的數量增加681個至1935個;通過提高農作物種植效率的“精準農業”和其他技術援助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擴大關鍵產品的用途、簡化與農民相關的申請手續;將聯邦政府投資國內化肥生產的資金由此前的2.5億美元增加至5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近期也采取行動加強全球糧食安全,例如暫時允許農戶在休耕的土地上種植作物。歐盟委員會還支持降低基于糧食作物的生物燃料的摻混比例,稱這些舉措將幫助農戶把更多土地用于食品生產,并增加玉米、向日葵等作物的種植。

          對于未來糧價走勢,江瀚表示,當前小麥的漲價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于整個市場而言,小麥的生產是具有周期性特征的,今年一些關鍵的生產時間被錯過了之后,必然會導致小麥的減產,也會導致這一季的小麥其本身產量不足,整個市場也面臨較大的壓力。

          張雪峰也認為,由于全球通脹壓力、供需關系失衡、種糧成本上漲等原因,全球糧食價格會有很大的上漲概率。

          不能承受之重

          眼下,糧價的波動也讓本因全球疫情、區域摩擦、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的糧食缺口雪上加霜。農業分析公司Gro 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Sara Menker近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一次特別會議上表示,全球現在只剩下10周的小麥供應。

          她還指出,俄烏戰爭不是導致糧食安全危機的原因,“只是朝著一場長期燃燒的大火上再澆了一些油”。她說,世界各地的干旱正在導致小麥資源減少,全球糧食供應也受到氣候變化和化肥短缺的深度影響。

          事實上,在俄烏沖突之前,供應鏈的崩潰就已顯現,而沖突則進一步加劇了這一情況。Bob Unanue是戈雅食品公司(Goya Foods)的CEO,該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分銷商之一。Unanue警告稱:“我們正處于全球糧食危機的懸崖邊上?!?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糧食漲價已經成了一些以進口為主國家的不能承受之重。食品和燃料嚴重短缺,斯里蘭卡陷入了70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政治和社會動亂接踵而至;土耳其的通脹率達到驚人的70%,刷新20年新高。

          同時,黎巴嫩、也門、敘利亞、阿富汗、蘇丹等付不起錢的窮國更是陷入了“絕境”。以黎巴嫩為例,該國90%的小麥都從俄烏進口,每年谷物進口需求量高達200萬噸,按照目前的市價,該國一年只是用于進口谷物的花費就將達到8億美元之多。目前,黎巴嫩正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國內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都陷入了貧困。即使他們能找到出口替代市場,也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屯糧自?!焙芸赡軙m得其反。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迪蒂亞·馬圖表示,在世界糧價持續上漲的背景下,限制糧食出口不僅無助于緩解本國糧價,反而會進一步推高全球食品通脹,加劇部分糧食進口國面臨的危機。

          馬圖認為,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會引發更多國家為遏制國內糧價出臺新管制措施,導致全球糧價進一步上漲,降低糧食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馬圖表示,在2008年和2011年全球糧食價格大漲時,多國推出了總計80多項糧食貿易干預措施,反而導致全球糧價進一步上漲13%至15%。


        (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


        相關標簽: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國常會:確保糧食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確定能源保供增供舉措

        色综合欧美色综合七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一级**片,99久久精品**片免费播放,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