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現代農業發展的五大新機制
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碑斍?,我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仍然面臨產業結構不優、產業融合度不高、農業國際綜合競爭力弱的挑戰,農業生產體系面臨著農業基礎設施不強、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農業經營體系面臨著經營服務主體低小散、能力弱等短板。要實現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目標,必須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新理念為指導,加快補齊現代農業體系發展短板,突出重點,著力加強現代農業支撐體系的建設機制。
以農業經營體制和科技創新為重點,完善現代農業創新發展新機制
創新驅動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業第二次飛躍的基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是我國農業提高供給效率和競爭力的兩大推動力。
以城鄉融合和三產融合為重點,完善現代農業協調發展新機制
城鄉融合、三產融合發展是農業內外協調發展的新要求,是農業融合新要素、打造新業態、提升價值鏈、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的重要路徑。
以環境友好和產品安全為重點,完善現代農業綠色發展新機制
綠色發展是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要著力構建綠色安全與品質、效益、品牌相結合的新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機制和新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機制。
以多元投入和兩個市場為重點,完善現代農業開放發展新機制
全球化下的現代農業是開放的生產經營體系,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順應需求、市場、要素、環境的變化,利用國內外的資源、要素、市場,進行調整整合供給的過程。
以護農、強農、惠農為重點,完善現代農業共享發展新機制
持續普遍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全面小康建設、讓農民共享現代化發展、增強獲得感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
下一篇:厚植綠水青山,描繪美麗新畫卷